山东旅游网:(记者 崔卫生 闫团祥 牛涛 )每年农历二月初二,是中国传统节日“春龙节”,民间俗称“龙抬头”。这一天,人们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许多地方有剃头、吃龙须面等习俗。而在潍坊诸城,这一节日的庆祝方式更加独特且富有深意。除了舞龙表演、剪纸展示、古琴演奏、茂腔戏曲等传统的庆祝活动外,许多人还会前往诸城恐龙博物馆,参观并抚摸一块重约500斤、高163厘米的巨大恐龙股骨化石。
在当地百姓心目中,这块股骨被视为“龙骨”,民间流传着“拜拜龙头万事不愁,摸摸龙骨安康幸福”的说法,人们希望通过抚摸龙骨来结龙缘、交龙运、发龙福,寄托全年的美好愿望。这种“看恐龙、摸龙骨、交龙运”的习俗,已成为诸城“二月二”节日中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。
潍坊诸城之所以拥有这样特别的活动,源于其得天独厚的恐龙化石资源。潍坊诸城被古生物专家誉为“世界恐龙化石宝库”,荣获“中国龙城”的称号,并列入首批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以及国家首批“十大化石产地”。潍坊诸城已发现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化石群和恐龙足迹群,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地质奇观;出土的恐龙种类包括鸭嘴龙、角龙、甲龙等十余个属种,化石数量之多、保存之完整,堪称世界之最。这里的恐龙化石属于白垩纪晚期,距今约7000多万年,是白垩纪地质事件的最典型见证。
潍坊诸城的土地上,还有许多以龙命名的村庄,如“大黑龙沟”“小黑龙沟”等,这些名字仿佛是远古恐龙留下的神秘印记。而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,如“秃尾巴老李”“白龙大战黑龙”,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,让恐龙文化深深扎根于民间记忆之中。更令人称奇的是,当地百姓甚至会将恐龙化石当作“龙骨”,用来止血等药用,体现了百姓的生活实践智慧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些珍贵的恐龙化石资源,潍坊诸城依托其丰富的宝藏,建设了诸城恐龙博物馆、诸城中国暴龙馆、诸城中国角龙馆、诸城中国甲龙馆、诸城龙立方展馆、诸城恐龙足迹馆等,形成独具特色魅力的诸城“恐龙之旅”线路产品。这些场馆如同一座座通往远古恐龙世界的时空之门,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,让人们能够近距离观赏恐龙化石,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、生存环境等知识。
如今,潍坊诸城正在加快建设恐龙探索王国项目,建设集恐龙化石遗址保护、科普研学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项目,打造成为推动诸城经济社会发展的“龙头”。未来,游客们可以在恐龙化石博物馆里看恐龙、赏奇观、摸龙骨,穿越时空与恐龙“对话”,亲身感受史前生物的魅力。
编辑:庄佳
审核:王永笑